新闻
连接线老化往往不会“突然罢工”,而是先给出一些可察觉的“求救信号”。综合多篇近期资料,可把常见信号归纳为“一看、二摸、三闻、四测”四类:
看外观
绝缘层颜色变暗、失去光泽,出现发黄、发灰、焦黑斑块或网状细裂纹,局部脱落、露铜/铝
。
插头、插座、接线端子出现铜绿、白色氧化粉末或烧黑痕迹
。
线材僵硬、弯折时发出“脆响”或表面起皱、开裂
。
摸温度/手感
通电后不久用手背(断电后)触碰线缆明显发烫(>50 ),或接头处局部过热
。
弯折时感觉导线发硬、绝缘层掉粉、掉渣,说明材料已脆化
。
闻气味
运行中隐约闻到焦糊味、塑料味或刺鼻的氯化氢味,多为绝缘层过热分解
。
测性能(需借助工具)
绝缘电阻表:220 V 线路潮湿状态下<0.1 MΩ,干燥状态下<0.22 MΩ,即判定为老化
。
万用表:导体直流电阻比新线标准值升高 1.5 倍以上,提示氧化或线径变细
。
红外测温:满载时表面温升>20 或局部>70 ,存在过热风险
。
漏电保护器:无新增负载却频繁跳闸(漏电流>30 mA),多为绝缘下降所致
询问
最新博客